1、特色

(1)高层次、多功能

依托中国气象局大气探测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气象信息共享与数据挖掘”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大气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气象信息与信号处理” 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气象雷达信号处理分中心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形成教学科研紧密结合、设备先进、成果突出的高层次、多功能实验平台,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进一步通过资源整合,扩大实验室的实验教学功能。通过不同类别实验室在物理空间上的相对集中,便捷跨学科、跨专业、跨院系、跨年级的穿插实验;充分发掘实验室功能潜力,设计并优化实验项目,丰富综合设计型、研究创新型实验项目,提升实验教学层次。

(2)多对象、多途径

针对气象业务体系建设和气象防灾减灾对气象探测技术人才的层次需求,以本科生实验教学为主,向研究生等不同层次培养对象的实验教学辐射,建立适合于本、硕、在职培训及其他多种形式的学生培养模式。针对不同层次的培养对象,合理设定培养目标。

根据不同人才培养层次目标,开设多种实验类型,采用多途径培养方式:基础型、验证型实验采取集中讲解、集中实验的方式;科技创新实验、综合设计型实验采用专业老师对口、分散指导的方式。

中心实验室将按照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基础教学与创新实验相结合、校内与校外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构建集综合气象观测(含地面、雷达、高空、卫星等)、气象观测资料处理、气象观测资料传输、气象观测资料应用以及气象观测技术研究、气象观测设备研制于一体的系统完善、功能齐全、开放共享的国际化实验教学平台,引领我国气象探测技术进步。

中心积极发挥“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的作用,面向社会开放,全面服务社会,服务公众。积极推进国内国际同行间的交流,与国外大学建立密切合作关系。

2、创新

(1)雷达平台创新平台国内尚属首创

目前该平台在天气雷达领域教学或培训领域里是第一次提出该平台设计方案。

(2)平台集成度较高

平台从理论仿真、系统结构、故障诊断及终端产品的仿真与模拟考虑,将系统分成三个子平台,较为全面的将天气雷达系统融汇于该平台,属于集成度较高的一套系统。

(3)平台结合实际业务,人才培养紧密联系社会需求

该平台来自局(气象局)校科研项目转化成果,从立项、设计、测试到验收,全程有一线雷达生产厂家北京敏视达雷达有限公司、多家省市级雷达台站机务人员参与设计、研发。故平台培训的内容实用性强,培养人才满足社会需求。

引入科研成果、软硬结合、虚实结合,开创了自动气象站实验教学新模式。将与中国华云气象科技集团公司联合开发的多要素气象要素采集器引入实验室,根据实验需求购置了自动气象站信号模拟器,开发了专用仿真实验教学软件,基于购置或研制、开发的软硬件平台,搭建了自动气象站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开创了自动气象站实验教学新模式。学生通过仿真实验不受天气现象约束根据教学计划需要随时在实验室即可了解气象观测的基本规范,各种气象要素传感器的结构、工作原理、使用和维护等,基于仿真实验基础,在中心综合气象观测场开展实际观测实验,可以有效增强和提高教学效果。